史蒂芬今天要來介紹非常重要的『調節』,『調節』在視光人裡面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課題!
如果要成為一位專業的驗光師,必須要非常了解眼睛的調節原理以及各種調節相關的臨床症狀,所以說如果身為一位驗光師,那麼清楚了解調節是必須的,只有先打好地基才能往更高階的驗光以及其他相關檢查。
由於要能清楚了解『調節』算是非常龐大且需要花時間整理和吸收的,所以史蒂芬打算將調節分成多個篇章,以『調節綜合篇章』來呈現,學完『調節綜合篇章』後,史蒂芬保證這將會是你看過最詳細的關於『調節』的深入介紹了。
第一篇將會先介紹調節的『基本概念』『生理反應』,話多不多趕快開始吧!
調節基本概念
『調節』英文(Accommodation)
『當眼睛受到視覺刺激的時候(主要是視覺模糊)時,水晶體的屈光強度將會改變,進而導致眼睛整個光學系統的焦距改變,使模糊的影像保持清晰聚焦在視網膜上的過程』。
史蒂芬知道這樣說或許還是有些人不太懂,史蒂芬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說明吧!
首先必須把眼睛當作一片度數固定『凸透鏡』,當物體從無限遠向眼睛靠近時,因為眼睛是固定的凸透鏡,所以當物體移近時,影像成像的位置必然是會改變的。
物體所散發出來的一定是『發散光』(屈光力為負,凹透鏡)
只有當趨近於無限遠時,才會像是平行光(屈光力為0)
這篇暫時先不討論調節計算,詳細光學系統計算會在往後篇章教大家的。
想直接學調節怎麼計算的話,可以就先點擊右方『調節計算』
我們繼續介紹調節基本觀念囉。
所以剛剛說到因為物體已經不在無限遠,而是在眼前有限距離,因此成像會往後方聚焦,當成像沒有清晰聚焦在視網膜上方時,我們眼睛就會覺得影像是模糊的!此時為了不讓物體是模糊的,為了要看清楚影像,我們就必須使我們眼睛『調節』。
史蒂芬用簡單的圖來讓大家更能理解何謂『調節』
相信同學們已經可以大概了解什麼是『調節』了!
再來史蒂芬要來介紹,『調節時』我們眼睛內部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呢~
『Helmhotlz 1885 調節生理變化』
1.瞳孔縮小
2.虹膜瞳孔緣和水晶體的表面向前移動
3.水晶體的前表面變得更突
4.水晶體的後表面稍微變突
5.重力因素,調節時水晶體稍微向下垂
6.脈絡膜向前移動
7.睫狀肌收縮
8.懸韌帶鬆弛
簡單來說,調節是藉由睫狀肌收縮,懸韌帶鬆弛導致水晶體變胖,屈光力增強。
因為這篇只是簡單概述,如果想知道非常詳細『調節神經傳遞』,可以點擊直接前往,在那邊史蒂芬講述了詳細的調節神經是如何傳遞的。
『調節三連動/The Near Triad』
詳細調節三連動,可以點擊右方去觀看『調節三連動』
指當我們眼睛在做調節反應時,還會連帶縮瞳Miosis,並且內聚Converge
『調節』『內聚』『縮瞳』就是所謂的『調節三連動』
『調節幅度/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』
然而當眼睛要『看近』需要調節時,『水晶體』可以調節的量其實不是無限的,而是有限的
我們稱這有限的調節量為『調節幅度/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/AoA』,調節幅度越多可以調節的量就越多,就能看更近的距離。
至於一個人的調節度有多少呢?
隨著年紀的增長,調節幅度會慢慢減少,到一定年紀,調節幅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,就會出現『老花』的相關症狀,看近開始覺得吃力,此時就需要來找專業驗光師來解決看近的困擾。
詳細請點閱『老花篇章』,裡面史蒂芬幫大家詳細介紹了什麼是老花!
那平均我們有多少調節幅度呢?
可以藉由年紀然後使用以下公式大略計算出該年紀的平均調節幅度
『Hofstetter Formula』
- 最少調節幅度:15-0.25age=Min AoA
- 平均調節幅度:18.5-0.3age=Avg AoA
- 最多調節幅度:25-0.4age=Max AoA
大家可以算算看自己這年紀應該有幾D的調節力呦
比如說一位20歲的青少年,平均就應該要有18.5-0.3x20=12.5D,12.5D的調節力呦!
至於我們要如何測量一個人的調節幅度,臨床上還是有很多的方法的
- Push-Up
- Push-Away
- Minus Lens to Blur
詳細測量方式請直接點擊即可,史蒂芬都幫大家整理好囉。
『總結』
1.為了看近或者物體靠近時,由於影像離開視網膜聚焦到後方,這時眼睛為了看清楚,就必須『調節』
2.調節是藉由『睫狀肌收縮➡️懸韌帶放鬆➡️水晶體變胖(屈光力增強)➡️影像重新聚焦到視網膜』
3.調節三連動『調節,縮瞳,內聚』
4.調節幅度為一個人能調節的量的極限,可藉由多種測試方法測量
如果有任何問題都歡迎詢問史蒂芬呦,喜歡的話就分享給身邊的人吧,多多了解神秘的『視光』
留言列表